城市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6 20:23 阅读(80) 评分:0.00(0次评分)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合作意识是现代个体必须具有的一种社会品质和素养,培养个体的合作意识需要从幼儿教育阶段抓起。教育部2001 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优良品质。2012 年 10 月 9 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了对幼儿合作行为发展方面的教育建议:“幼儿园应该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2021年4月9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附属文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在幼儿的“社会准备”这一部分将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作为其中的一个发展目标。 合作本身也是一项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与伦理学等多种人文社科领域的行为。合作意识是合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关于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研究并不少,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培养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资料文件,采用面对面访谈和实地观察的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市某两所幼儿园大班的教师和幼儿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发展的现状,教师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方面采用了什么方法,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幼儿园和教师提出可行的、针对性的策略。有利于丰富已有的文献和充实幼儿社会化发展理论,也有利于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幼儿合作意识培养工作。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研究动态 现阶段我国对于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和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已有了一定的研究,许多专家学者也针对大班幼儿合作行为与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策略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建议。 (1)关于合作意识的内涵的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合作意识的相关研究较少,对合作意识的概念没有做出明确的描述,但是在阅读了其他领域的文献后,了解到关于合作意识的概念界定,国内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 徐岩(2002)对已有的关于合作的概念进行了综合性阐述。他认为“合作就是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进行的协调、有序的社会性行为。”之后他通过了解国内外对意识的研究,采纳最普遍的观点“意识是主体对客观物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在明确了合作与意识两者概念后他为合作意识做出了界定,他认为:“个体在对合作认知的基础上,对合作这种社会交往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带有情感色彩的心理觉悟,即为合作意识。”王丽(2008)认为,“合作意识就是个体在对合作认知的基础上,对合作这种社会交往活动所拥有的一种积极的带有情感色彩的心理觉悟,包括如何合作的意识,即责任感、合作的能力、技巧等意识。”衣梦娜(2019)认为:“合作意识指个体所具有的以自身的合作认知为基础,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而同他人进行合作的意愿和倾向性。”在合作内容的维度上她将合作意识进一步分为:目标意识、主体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协商议事、以及平等意识。 (2)关于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伯玲(2011)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对大班幼儿同伴合作行为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有6特征:①游戏活动是大班幼儿发生合作行为的主要活动类型;②共同游戏是大班幼儿发生合作行为的重要主题;③单向控制是大班幼儿实现合作的主要方式;④大班幼儿的合作水平主要处于自发性协同阶段;⑤性别差异会影响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⑥关系较好的同伴间发生合作的可能性更大。她从幼儿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同伴间的关系这四点出发分析了影响大班幼儿行为的因素。梁欣洁(2013)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对小、中、大班各年龄端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做出深入的分析。其中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特点为:①合作动机强烈,但幼儿合作行为发展不明显;②合作过程呈现任务分工与协商结果不一致;③合作策略多样化,合作行为的发生受同伴关系影响。之后她从幼儿自身因素、重要他人因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王晓艳(2020)从幼儿对合作概念的认知、幼儿合作行为定量分析、幼儿合作行为定性分析三个方面中对昆明市Y幼儿园M蒙台梭利混龄班幼儿合作行为进行了分析。分析出昆明市Y幼儿园M蒙台梭利混龄班幼儿合作行为的特点有:①关注合作概念的外显特征;②合作多发于游戏背景中;③合作发起者与合作对象选择存在年龄差异;④平等关系的合作最多;⑤亲社会策略使用最多;⑥合作水平高于同龄班幼儿。并从幼儿自身、幼儿园、教师、家庭四个方面来分析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白茹雪(2020)通过访谈法与观察法了解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现状,分析出延吉市X幼儿园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存在的问题有:①从合作行为的对象上来看,异性合作过少;②从合作行为的策略上看,幼儿出现告状行为的频率偏高;③从合作行为的水平上看,高水平的合作不多;④从合作结果上来看,部分幼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从幼儿、教师、家庭三个方面分析了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郑卫东(2012)主要从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端与发展、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研究进行述评。 (3)关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李巧叶(2019)、张燕萍(2019)、李文霞(2019)和黄海燕(2021)等人对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幼儿教育中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其中,李巧叶将区域活动单独提出来,作为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途径;张燕萍强调了激发合作兴趣、提供合作机会、教会合作方式的重要性;李昊昊(2020)则提出了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认为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游戏设计来培养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成为引导家长育儿的先锋。他建议成立工作坊来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主张幼儿园要创建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良好环境,精选培养合作意识的游戏材料;黄海燕在分析儿童合作能力偏弱的成因的基础上,阐述了亲子游戏对培养幼儿合作能力重要性,强调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游戏、重视并促进合作核心能力培养、强化任务意识,激发内在合作动力;李文霞主张对生活小事高效利用,以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3.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关于幼儿合作的研究与国内的学者有所不同。Sandra在合作行为和不合作行为中寻找美国儿童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他运用合作行为最大化奖励的游戏,比较了5岁、8岁、11岁的美国儿童相同性别和混合性别的游戏行为,得出8岁和11岁的儿童比5岁的儿童更加容易合作并取得更多奖励。Tal-Chen Rabinowitch和Andrew N. Meltzoff研究是否可以通过在任务之前,为同龄人提供同步经验体验以此来诱导4岁的孩子,增加他们与陌生同龄人的合作。最后得出结论:同步经验增加了同伴之间的有意交流,从而加强了协调与合作。Hinke M. Endedijk;和Antonius H. N. Cillessen对幼儿期同龄人的合作与偏好进行了纵向研究中,评估了181名荷兰儿童从2岁到4岁的纵向协调能力和互动质量。没有发现早期行动协调与学校同龄人后来的偏好之间的关系。然而,特别是在两岁时,女孩的亲和力更强,对抗行为更少,这预示着四岁时学校同学的讨人喜欢程度。 4.国内外研究简评 国内学前教育领域对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内学者大多是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现状与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国内学者从研究幼儿合作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到研究小、中、大班各个年龄阶段的合作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之后又从蒙台梭利混龄班幼儿合作行为进行研究,从在结构游戏中研究幼儿合作行为。研究的视角在不断的更新,研究的内容也在逐渐深入。国内学者在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上则更注重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在2019年有学者注意到了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但在之后的研究中并没有对合作意识进行深入研究。 国外学者对幼儿合作的研究视角与运用的方法则更加丰富,他们从年龄、性别等方面从不同的视角、运用的不同的方法对幼儿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研究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有时是不尽相同的。 |
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一)主要研究内容 1.分析已有文献,阐述对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促进幼儿自身发展以及对幼小衔接的意义。 2.分析观察、访谈资料,对市区幼儿园在培养大班合作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 3.基于相关理论,结合现状分析,论述市区幼儿园在培养大班幼儿合作意识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4.根据发现的问题,阅读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文献提出有效培养大班合作意识的具体对策。 (二)创新之处 1.研究出发点不同。以往对于幼儿合作行为、合作意识的研究大多是以二胎政策的开放、从独生子女在合作上存在的困难,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为出发点的。本研究主要是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文件《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的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要求,来对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问题进行研究。 2.研究内容的创新。学术界目前对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问题研究还不是很多,在知网的核心期刊和硕士论文中,以合作意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文献绝大多是都是从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等一些高年级阶段来谈论合作意识的培养。而在幼儿园阶段大部分研究多是幼儿合作行为及合作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这一角度研究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发展现状、在培养大班合作意识方面教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促进大班合作意识的培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某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以探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况,并从中引出自己观点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关于本课题的书籍、报刊、网络数据库的收集、汇总、分析,动态了解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相关研究现状,查阅有关幼儿合作行为、合作能力、合作意识的著作和文献,并对搜集到的大量材料进行甄选、梳理和分析,以供本论文写作的参考。 2.观察法 本研究不需要研究者介入活动过程,因此选择采用非参与式观察,使观察到底现象尽可能的自然,对幼儿合作意识发展现状和教师在一日活动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方法进行观察,了解在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访谈法 本人采用访谈法,将被观察班级教师作为访谈对象,目的是为了能深入地探寻培养大班幼儿合作意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访谈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教师对幼儿合作意识的认识以及指导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以便间接了解教师对幼儿合作意识发展的影响。 (二)论文提纲 市区幼儿园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问题研究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核心概念界定 1.4.1合作意识 1.4.2幼儿合作意识 1.4.3幼儿合作意识培养 1.5文献综述 1.5.1国内研究现状 1.5.2国外研究现状 1.6研究方法 1.6.1文献法 1.6.2访谈法 1.6.3观察法 1.7核心概念界定 1.7.1合作意识 1.7.2幼儿合作意识 1.7.3幼儿合作意识培养 2现阶段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状况调查 2.1观察调查情况与分析 2.1.1观察记录表的设计与实施 2.1.2观察调查结果与分析 2.2访谈调查情况与分析 2.2.1 大班教师对合作、合作意识概念的理解 2.2.2大班教师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方面采取的方法 2.2.3大班教师认为在培养大班幼儿合作意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3 现阶段培养大班幼儿合作意识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在对合作意识的认识方面 3.2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途径方面 3.3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方法方面 4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 5大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 |